尾形见山研究

1699年,37岁的方光琳弟弟乾山在乾山的故乡京都西部鸣泷开设了窑炉,开始了他的陶艺生涯。据说,曾给予他陶艺技术手册的野野村仁清(第二代)清右卫门和长八曾在窑里担任助手。

靠近建山窑的御室烧仁清窑已开始衰落。仁清或许有意将制陶的秘诀传授给谦山,以便将业务委托给谦山的窑炉。剑山的所有作品都保留了仁清所偏爱的精致风格,但烧制技术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锈绘瀑布风景茶碗

当建山开窑时,他并没有主要关注初代仁清的华丽拉坯技术,而是想通过在器皿上绘制各种图案来创造一种独特的美感,与过去的桃山陶器不同。换句话说,他们有信心能够超越简单的继承。这是因为剑山有一个哥哥,名叫光林,是一位天才画家。从此,通过兄弟俩的合作,独特的建山烧世界被打开了。

继承传统固然重要,但超越前辈的目标也同样重要。天才兄弟俩非常精明。

纵观流传下来的干山的茶碗作品,大多都是以简单的造型作为绘画的基础,并没有表现出本阿弥光悦独特风格的意图。他以一个简朴的茶碗为底座,在碗上绘上图画,并在画旁题诗一首,开创了一种文人茶碗的新风格。

锈画瀑布山水茶碗、矛梅茶碗是干山的代表作品。据推测,这幅画是干山本人用铁锈颜料绘制的,并写了赞美诗,但由于瀑布和矛梅的笔法比其他作品更胜一筹,也有人指出它可能是光琳的作品。

矛梅纹茶碗

干山和他的兄弟光琳似乎都很喜欢梅花,而光琳的《红白梅花图》屏风是本世纪的杰作。剑山还有很多以梅花为设计元素的作品。此处展出的枪梅花茶碗,与青花瀑布山水、梅花茶碗的笔触相比,略显柔和,但你会发现,红白相间的梅花散发着芬芳,画风却不是冷峻,而是欢快。釉下以铁漆描绘老树,釉上则绘幼枝及红白花朵,烧成后与柔和的釉面相映成趣。

枪梅纹彩茶碗

研究人员指出,足侧的“剑山”签名与鸣滝窑开窑四年后的笔迹相符。

与上图中的茶碗不同,此碗的烧制工艺十分坚硬。茶碗造型几乎相同,但体鼓,腰圆。所绘梅枝多呈矛状,但有意思的是,枝端在边缘处被截断;这种刻意的突出让我感受到了琳派的风格。

除了铁绘的枝苞之外,另一种典型的干山图案是在釉下用白漆描绘带苞的梅花。他的鸣滝时期的作品中,虽然有不少是同一主题的作品,但却展现出各种巧妙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他对陶艺技法研究的专注。

很多干山的半圆柱形茶碗都保留了下来,但上面的绘画似乎有差别,有的“好”,有的“不太好”。干山的茶碗并不具有强大的气势,不足以成为茶道的焦点。虽然只是辅助茶碗,但乾山的个性却自然流露,给人一种轻松有趣的感觉。

很有意思的是,乾山是在仁清之后出现的,仁清是一位杰出的大师。继仁清和干山之后,又出现了两位大师,他们制作的茶碗代表了江户时代的茶道。

Kenzan 设计的圣诞茶碗,Miyakawa Kosai 设计

宫川幸西的剑山樱花清酒杯复制品

宫川浩西所作《剑山雪梅图》临摹本

宫川浩西所作的干山《梅花酒杯图》的临摹本

宫川浩西(Kosai Miyagawa)仿制的干山竹制酒杯

宫川幸西绘制的剑山菊花清酒杯复制品

宫川浩西所作《干山古松酒杯》的复制品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