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寺东塔基座粘土制成的灰釉茶碗 - 大西乐斋
大西洛斋的这件作品,是用药师寺东塔基座的黏土(拥有1300年历史)制成的茶碗,与基座黏土混合,并施以草灰釉,呈现出柔和的窑变效果。其外观仿佛将古塔和大和国的祈愿尽收掌中,堪称一件将侘寂的精髓传承至现代的杰作。接下来,我们将从五个角度详细介绍它的魅力。
1. 粘土——由基础粘土创造的浓郁泥土味道
药师寺东塔基座修缮时收集的古粘土富含铁和硅,经年累月的侵蚀,形成了细密的矿物晶体。将其与信乐式粗粘土混合,粘土中点缀着星尘般的石英颗粒,即使烧成后,也依然保留着粗犷的沙质质感和柔和的红褐色。底部露出的红紫色粘土与釉料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2. 灰釉窑变——乳滴描绘宁静的风景
灰釉主要由草灰制成,经过高温烧制,颜色从琥珀棕色微妙地过渡到橄榄色。乳白色的釉滴如同“小三叶草滴”(灌木三叶草的结晶)般悬挂在碗口周围。这些釉滴令人联想到黎明前的露珠,或宝塔瓦片上的晨露,赋予了碗以动感和深邃的质感。
3. 造型:圆柱形茶碗的精致和轮痕的韵律
口沿微微外凸,器身呈近乎垂直的圆柱形。器身周围细腻的轮痕与灰釉的柔和流淌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如同基石层层递进的视觉韵律。底座低矮的雕刻,稳定了重心,使器物握在手中更加稳固。
4. 易用性和实用性——兼具侘寂之美的卓越功能美
外表面的细腻纹理,赋予指尖舒适的触感,握在掌心自然停顿,带来安心感。内壁的灰釉如同镜面般光滑,柔和地衬托出抹茶的绿色,令茶筅的触感柔和顺滑。泡沫细腻,抹茶浮上表面,散发柔和的光泽。
5. 文化意义:反映祈祷与重生的碗
药师寺东塔是一座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的建筑杰作,其基座是支撑塔身的信仰基石。使用基土创作此作,旨在将悠久的祈祷与重生历史浓缩于茶碗之中。灰釉的静谧景象,同时唤起佛教的宁静与大地的宁静,营造出一个“时间的交汇点”,过去与现在通过一杯抹茶在茶道中产生共鸣。
概括
大西洛西的“药师寺东塔台灰釉茶碗”淡褐色的灰釉上滴着乳白色的水滴,陶土中隐含着石英颗粒的闪光,药师寺东塔台基的陶土上则记载着千年的祈祷,堪称侘寂与崇高的完美结合。在茶道中,宾客将感受到古塔的宁静,感受抹茶的芬芳,并沉浸在悠扬的祈祷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