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产品信息
1 / 7

青瓷穿孔耳瓶 诹访宗山

青瓷穿孔耳瓶 诹访宗山

常规价格 ¥253,000
常规价格 促销价 ¥253,000
促销 售罄
已含税费。 结账时计算的运费

宽度:13.0厘米 高度:20.6厘米

“青瓷宽慈平”瓶由第四代诹访宗山制作,以南宋龙泉窑名窑“绢田青瓷”为原型。该瓶忠实传承了第一代诹访宗山历经25年潜心钻研而臻于完美的“宗山青瓷”釉色,并提升至与现代茶道和室内装饰相得益彰的精致外观。


设计特点

汉字
壶身与壶颈交界处的一对双耳,传统上用于悬挂酒瓶。第四代诹访苏山将双耳内侧设计成浅凹,外侧略微凸起,既能达到柔和的色调,又能带来舒适的握持感。

从躯干到颈部的韵律<br data-start="347" data-end="350">下半身丰满圆润,在肩部逐渐变细,然后与圆柱形颈部连接。颈部中央和躯干底部各有一处细长的带状雕刻,为整体造型增添了点睛之笔。

外翻口<br data-start="453" data-end="456">口沿微微外翻,形成自然包覆花卉纹饰的形状。内壁积有一层极薄的釉料,使淡玉色泽更加深邃。


釉色——苏山青瓷的精神

粘土中含有的微量铁元素在还原焰中熔化,呈现出高度透明的蓝绿色。正如照片所示,釉料在贯耳底部和带柄凹处略微积聚,形成了浓重的阴影和层次感。这证明了第四代人一丝不苟地复制了第一代诹访宗山所创立的“将粘土和釉料中的铁元素设计成一个整体”的技法。


设计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穿耳瓶是南宋宫廷和文人墨客推崇的器形,也是龙泉青瓷的典型纹饰之一。最初,它被用作祭祀或礼仪用器,人们相信用绳子穿过耳部高高悬挂可以驱邪避灾。诹访家族的开山祖师第四代诹访宗山在汲取这种精神的同时,调整了瓶身的尺寸和重心,使其更贴合日本花瓶文化。瓶身、瓶口和瓶足的直径均保持黄金比例,既美观大方,又能安放于搁架或壁龛中。


用于茶道和正式场合

固定插花<br data-start="965" data-end="968">颈部周围的精致带起到固定作用,即使单独放置,也能防止花朵移动。

光的反射<br data-start="1022" data-end="1025">厚釉产生的柔和光泽在蜡烛或灯笼的照射下像一面苍白的镜子一样闪闪发光。

四季的搭配<br data-start="1087" data-end="1090">春天的黄色毛茛、桃花,夏天的木槿、铁线莲,秋天的黄色波斯菊,冬天的南天竹等色彩缤纷的花卉,与翠绿色的釉色完美融合,增添了四季的魅力。


艺术家简介及创作理念

第四代诹访宗山于1970年出生于京都。他师从第三代诹访宗山和第十二代漆艺家中村宗哲,并于2002年继承了第四代宗山的衣钵。在继承第一代宗山青瓷研究的同时,他还尝试了揉捏技法和石膏造型等多种表现形式,并坚信每件作品都蕴含着一个故事。在这件作品中,他赋予了“拨耳”这一象征意义,一个关于重生和吉祥的故事,寓意着“古代礼器在现代茶道中重生”。


结论

“青瓷开耳瓶”堪称杰作,将南宋龙泉窑青瓷的优雅与第四代诹访苏山的精湛雕刻技艺完美融合。开耳瓶蕴含的守护祈愿、清澈湛蓝的宁静以及迎花迎花的意境,这些元素和谐地融为一体,为茶道空间或室内装饰营造出纯净的氛围。传承自第一代的“苏山青瓷”的光彩,将在这件作品中永存,静静地滋养着观赏者的心灵。

第四代诹访苏山传记

1970年出生于京都。父亲:诹访宗山(第3代)母亲:中村宗哲(第12代)三女
1988年 京都市立多达工艺高等学校漆器科毕业
1992年 毕业于圣安女子短期大学美术设计系平面设计专业电影专业
1996年 京都府立陶瓷工业专门学校造型研究科毕业
1997年 京都市传统产业技师研修陶瓷课程结业。与父亲一起创作陶瓷作品。在全国各地的中村相铁展览会上展出作品,并参加“Tetsukobo”展览。
2002年:继承第四代诹访苏山之名
目前,诹访苏山展正在各地举办。

查看完整详细信息
  • [我们会小心地把它寄给你]

    我们以最适合的方式精心包装每件产品。

    此外,交货时间根据物品(容器等)的不同而不同。

    订单确认后,如果包装盒已准备好,您的物品将在 7 个工作日内发货。需要新包装盒的物品将在 45 个工作日内发货。

    无论哪种情况,一旦我们确认了您的订单,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与您联系,告知您交货日期。

    关于我们的包装

  • [购买陶器时的注意事项]

    我们已发布每件作品的图片,以便您可以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节,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请理解,根据图像的显示环境,作品的颜色可能会略有不同。

    根据作品的不同,可能会因为裂纹等原因而有一些物质渗入茶碗,但我们请您理解,这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魅力的一部分。

    关于作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