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产品信息
1 / 8

诹访宗山制作的青瓷揉捻曙茶碗

诹访宗山制作的青瓷揉捻曙茶碗

常规价格 ¥308,000
常规价格 促销价 ¥308,000
促销 售罄
已含税费。 结账时计算的运费

宽度:13.0厘米 高度:7.3厘米

一、工作总结

这件“练醸青瓷弁次拔曙茶碗”的灵感源自《枕草子》著名的开篇“春天来了”。这件抹茶碗采用“弁次拔”技法制作,将白、青、靛蓝、赤、黄五色瓷土多层叠加,在陶轮上一次性旋压。之后,趁碗身尚未完全软化时,将碗扭转成螺旋状,这一技法被称为“弁次拔”。弁次拔技法的三维起伏,使揉捏的层次在水平方向上轻柔地摆动,映射出黎明的色彩和氛围:黎明的色彩从夜晚的群青色过渡到粉红色,再到淡淡的金色。使用瓷土进行弁次拔比使用塑性极强的陶土制作难度高得多,需要精湛的指压和湿度控制,才能在不破坏五色层次的情况下,创造出螺旋状的造型。


二、形状和形式

扭动身体的节奏

表壳外表面顺时针旋转三层,形成波浪形脊线。五色条纹沿对角线流动,营造出黎明时分云朵在风中散开的立体图像。

弧形边缘

口沿微微外凸,以免影响茶拂的使用。口沿的淡蓝色线条,象征着黎明的余晖,口沿的池釉更衬托出翠绿的色彩。

浅层前景和缓坡

底座浅而宽,螺旋状的层层纹路缓缓收敛于底部。抹茶倾倒时,碧绿的液面宛如沐浴在晨曦中的云海。底座低矮的雕刻,微微向外展开,握在掌中倍感舒适,轻盈飘逸。底座侧面隐约可见的黄色瓷层,仿佛阳光初露。


III. 练錾×根织技法与釉色——层层螺旋,拥抱“曙光”

五彩瓷土的层状结构<br data-end="799" data-start="796">将白瓷、青瓷、青瓷、红瓷和黄瓷碾压成片,再经多层叠加,最终卷成圆柱体,再以圆柱体为芯,在辘轳上塑形。随着陶土的旋转,层层交错形成横纹;扭转时,层层交错,形成斜纹,宛如云带随风飘舞的动感。每一只茶碗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外观。

一层透明的青瓷釉面<br data-end="944" data-start="941">塑形后,整件器物被覆盖一层高度透明的青瓷釉,然后进行减烧。釉层化作一层玻璃般的薄膜,柔和地包裹着内部层层叠叠的纹饰,并赋予其层次感。青瓷釉层如同夜晚的余晖,红色釉层如同黎明的玫瑰色,黄色釉层如同初绽的朝阳,而白色釉层则如同薄雾般将所有元素融为一体。

釉面触感<br data-end="1098" data-start="1095">釉面光滑细腻,仿佛贴在指尖。视觉上可以欣赏到漩涡与层次,而质感的宁静,则透过掌心,抚慰着心灵。


茶道的组合与功能美

季节 推荐主打甜点 与茶碗的协同作用
早春 樱桃土豆梅花冻 深红色的层让人联想到花香的薄雾,柔和地突出了糖果的淡粉色。
夏天 水牡丹葛根包子 青瓷与青瓷的层叠,凸显了清凉感,也衬托出了透明糖果的清爽口感。
秋天 赏月饺子和菊字堂 黄色的瓷层暗示着满月的光芒,加深了秋夜的魅力。
冬天 柚子麻糬/幸平 白色的瓷层让人联想到雪景,而抹茶的绿色则凸显了生命的迹象。

与抹茶的和谐<br data-end="1485" data-start="1482">抹茶的鲜绿色从螺旋层中浮现出来,创造出一种视觉效果,仿佛春天的气息就栖息在茶碗里。

灯光效果<br data-end="1555" data-start="1552">在灯笼和蜡烛的温暖光线照射下,红黄两色的瓷片层层散发柔和的光芒,而蓝色的瓷片层则加深了黎明前的寂静。夜晚的神秘景色格外引人注目。


五、文学背景和技术意义

《枕草子》和《曙光乍现》

清少纳言的画作《曙光》是一场瞬间的色彩盛宴,黑暗与光明交织。第四代诹访宗山将这些文字转化为五色瓷土和螺旋的律动,尝试了一种跨越文学与陶瓷界限的青瓷表达新形式。

Nejikuri 的稀有性

根茎技法原本适用于陶土,由于瓷土易开裂变形,因此很少有成功案例。本作品运用先进的湿度控制和指压控制,均匀地扭转,避免破坏揉捏的层层结构,从而实现了层层叠加和螺旋状的呈现。

黄色磁铁层的挑战

黄瓷器制作难度较高,还原烧制时容易褪色。通过在高岭土中添加微量的铁和钛,可以呈现出淡淡的柠檬黄色。与靛蓝层形成互补色关系,更凸显了“曙光”的璀璨光芒。


六、艺术家简介及创作思路

第四代诹访宗山(1970年生于京都)师从第三代诹访宗山第十二代漆艺家中村宗哲,于2002年继承了宗山的衣钵。他以青瓷研究为基础,运用萤石青瓷、飞青瓷、练青瓷等多种技法,秉持“每一件作品都应该有故事,并与使用者的内心和谐地完成”的理念。漆器盘旋的螺旋象征着“在夜晚和清晨之间萌芽的希望”,蕴含着为茶道时刻带来春天气息的愿望。


七、结论

“练霁青瓷扭纹拂晓茶碗”堪称杰作,将静谧的玉色青瓷与夜色的染蓝、绯红的暮色和微黄的朝阳巧妙融合,螺旋状的扭纹则将拂晓时分云朵的飘动描绘得栩栩如生。将抹茶倒入碗中,绿光染红了拂晓的天空,将文艺气息和四季变幻融入茶道之中。这件作品凝聚了第四代诹访苏山的精湛技艺和诗意的情怀,与其说是华丽,不如说是优雅动感地包裹着空间,定会为观者带来温柔的希望和新生的气息。

第四代诹访苏山传记

1970年出生于京都。父亲:诹访宗山(第3代)母亲:中村宗哲(第12代)三女
1988年 京都市立多达工艺高等学校漆器科毕业
1992年 成安女子短期大学美术设计系平面设计科影像专业毕业
1996年 京都府立陶瓷工业专门学校造型研究科毕业
1997年 京都市传统产业技师研修陶瓷课程结业。与父亲一起创作陶瓷作品。在全国各地的中村相铁展览会上展出作品,并参加“Tetsukobo”展览。
2002年:继承第四代诹访苏山之名
目前,诹访苏山展正在各地举办。
查看完整详细信息
  • [我们会小心地把它寄给你]

    我们以最适合的方式精心包装每件产品。

    此外,交货时间根据物品(容器等)的不同而不同。

    订单确认后,如果包装盒已准备好,您的物品将在 7 个工作日内发货。需要新包装盒的物品将在 45 个工作日内发货。

    无论哪种情况,一旦我们确认了您的订单,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与您联系,告知您交货日期。

    关于我们的包装

  • [购买陶器时的注意事项]

    我们已发布每件作品的图片,以便您可以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节,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请理解,根据图像的显示环境,作品的颜色可能会略有不同。

    根据作品的不同,可能会因为裂纹等原因而有一些物质渗入茶碗,但我们请您理解,这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魅力的一部分。

    关于作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