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 - 东亚青瓷的辉煌

特别展“青瓷——东亚青瓷的辉煌”

2020年4月19日(周六)~11月24日(周一)
大阪东洋陶瓷博物馆(MOCO)


众所周知,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曾盛赞越窑青瓷“如玉”、“如冰”。而朝鲜半岛高丽时期烧制的青瓷,因其色泽淡绿,形似玉石,被称为“翡翠”,其珍贵程度甚至超越金银器物。名称的多样性,表明青瓷具有难以用单一颜色描述的多重含义。

有时有人指出,在日本,“青瓷”一词究竟指的是绿色还是灰蓝色瓷器,并没有统一的说法。然而,汉字“青”也指绿色。正如“青瓷”一词所暗示的,其真正的精髓并非在于“蓝色”本身,而在于釉面的光泽和浓郁,令人联想到玉石。正因如此,许多关于青瓷的描述都将其比作坚硬、有光泽的物质,例如“冰”、“玉”和“翡翠”。事实上,据说陶瓷釉料根本不存在蓝色。釉料的蓝绿色是黄褐色和灰色的混合色。此外,这种颜色会因烧制条件和陶土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即使在同一窑炉中也不可能获得完全相同的色调。

本次特展的魅力在于能够充分感受到东亚青瓷的特点。


一、“青瓷”名称的由来及其在东亚的接受

说到“青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中文里的“青瓷”。但在日本,它的传统发音是“青瓷”(seiji),而在西方,它被称为“celadon”。在中国,“蓝色”有时也指绿色;在韩国,它被称为“feish”,取自玉石的颜色。

青瓷并非单一的颜色,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解读,例如“宝石般的蓝色”、“翡翠般的绿色”、“雨后的天蓝色”等等。本次展出的北宋耀州窑雕牡丹缠枝纹青瓷瓶,色泽接近橄榄绿,而高丽时期雕菊纹青瓷碗则呈现出乳白色的玉色。 “即使是同一件青瓷,也能呈现出如此不同的面貌” ,这或许正是欣赏青瓷的乐趣所在。


二、亮点 ① 国宝“飞天青瓷瓶”及MOCO青瓷藏品

国宝“飞天青瓷花瓶” (原14世纪/龙泉窑)
其匀称的外形,被描述为黄金比例,深翠绿色釉料,铁斑排列 - 它的完美性为它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被称为“青瓷的巅峰”。

重要文化遗产《青瓷刻花牡丹缠枝纹瓶》 (北宋耀州窑)
透明的釉质与深邃的雕纹交织出光影,展现了宋代工艺的巅峰。

青瓷镶嵌童子宝花纹水壶(高丽)
黑白镶嵌的花纹在翠绿色釉料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更凸显出童子雕像的可爱。

青瓷釉色会随着粘土中铁的含量、还原焰的强度,甚至烧成温度的细微差异而发生无数种变化。这真是“窑变的艺术”,蕴含着陶艺家面对不可控制的自然力量时的祈祷。


三、看点② 高丽青瓷“翠绿色薰衣草”

高丽时期(10-14世纪),在学习中国青瓷技艺的同时,也追求自身独特的玉色。B文中指出“玉色比金银器更珍贵”,并介绍了高丽王朝使用青瓷作为礼品甚至比中国商品更频繁的史实

本次展览将展出以下杰作:

作品 时代/窑炉 特征
青瓷浮雕菊花纹碗 高丽,12世纪 精致的五瓣花形和淡翠绿色
青瓷葫芦形瓶 高丽,12世纪上半叶 瓜子身和百合嘴的优美曲线
青瓷少女水滴形雕塑/少年水滴形雕塑 高丽,12世纪 800年后可爱文具在大阪“重逢”

四、亮点三:青瓷在日本的接受与创作

在日本,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中国青瓷作为“唐代瓷器”受到高度评价;江户时代,有田等地也开始生产国产青瓷。尤其是锅岛藩窑,在青花瓷领域开拓了新的领域,并将其献给幕府;而从明治时代开始,板谷波山等人则将青瓷的通透性与“白瓷的静谧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次展览的第三部分“青瓷脉络”通过锅岛藩窑的青花波宝纹盘以及近现代艺术家富有挑战性的作品,追溯了日本人赋予青瓷的“理想之蓝”。


五、展览结构及相关项目

第一部分: “青瓷珍品”——10件来自中国和韩国的国宝级青瓷

第二部分: “翡翠青瓷 I & II” - 高丽青瓷的光芒

第三部分: “青瓷世系”——从江户时代至今的日本青瓷

第四部分: “青绿如玉”——从越窑到龙泉窑的中国青瓷


六、参观须知

日期:2020年4月19日(周六)至2020年11月24日(周一)

开放时间: 9:30~17:00(最后入场时间16:30)

每周一及其他休息日。*节假日开馆,次日休息。

入场费:成人2,000日元、高中生、大学生800日元(初中生以下、大阪市内65岁以上者等免费)

地点:大阪市东洋陶瓷博物馆(大阪市北区中之岛1-1-26)



结论

此次特展不仅是欣赏杰作的机会,更是体验青瓷作为东亚美学交汇点的绝佳机会。色彩的细微差别、造型的巧妙,以及跨越时空传承下来的技法与精神——所有这些都在展厅中静静地闪耀。

青瓷的魅力不仅在于釉色,还在于其丰富的器形和装饰技法。北宋耀州窑发展出了雕琢技法,即用锋利的凿子雕刻图案,并利用釉色的浓淡来烘托光影。高丽时期则发展出了镶嵌技法,即用黑白泥镶嵌的图案在翠绿色的釉面上格外醒目。南宋龙泉窑的青瓷不仅拥有厚釉赋予的深邃蓝色,即所谓的“雨露青”,还因泥料和青瓷的收缩差异而形成了龟裂纹。当光线透过青瓷时,无数的裂纹如同网络般延伸,宛如一幅蕴藏在玉石中的朦胧景象。

青瓷被认为早在奈良时代就已传入日本,但直到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才真正开始受到重视。禅宗僧侣和武士家族将中国南宋的青瓷视为“唐品”,其价值随着茶道的兴起而达到顶峰。江户时代,人们尝试以有田烧为主进行青瓷的国产化生产,而肥前锅岛藩窑则开创了青花瓷的新纪元,用于进献给幕府将军。此外,在现代,以板谷波山为代表的陶瓷艺术家,基于对古代东方陶瓷的研究和科学分析,探索将白瓷的静谧与青瓷的丰润相结合的全新表现形式。如今,世界各地的当代陶瓷艺术家以青瓷为主题竞相角逐,正是因为青瓷深邃的色调和历史叙事仍然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就这样,中国、韩国、日本的青瓷在跨越地域和时代的相互影响中发展起来,虽然釉料的化学机制相同,但其中体现的审美感和技术巧思却大相径庭。

诹访苏山 – 高品质陶器专卖店 [天道]

田井正男 – 高品质陶器专卖店 [天道]

高桥道八的青瓷花瓶(Shinogi) – 高品质陶器专卖店 [Amagimichi]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