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花瓶(小)诹访宗山
青瓷花瓶(小)诹访宗山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宽度:10.0厘米 高度:20.0厘米
一、工作概况
此件“青瓷下盖小瓶”仿照南宋龙泉窑绢青瓷制作。它是由第四代诹访宗山制作的,他继承了第一代诹访宗山历经25年才完善的“宗山青瓷”釉色。正如您在照片中看到的,它的身体丰满而圆润,从肩部到颈部逐渐变细的优雅线条捕捉到了萝卜营养丰富的外观。由于体积小、高度低,很容易放在架子上或小壁龛中,为茶道增添了一份静谧的优雅。
二.形状和形式
萝卜形身体
其主体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在与基部连接之前,其底部略微变细。当船充满水时,重心自然降低,这是一种实用的设计,可以让船更加稳定。
灵活的颈部
颈部从肩部升起,在底部形成一个柔和的曲线,然后笔直延伸。这使得躯干的体积和颈部的锐度形成对比,为整个作品营造出一种庄严的紧张感。
碟形开口
口沿略向外弯曲,形成浅盘状。瓶中花卉自然向中心倾斜,瓶沿的池釉反射光线,呈现出深邃的玉色,形成视觉焦点。
三釉色——苏山青瓷的深度
玉色透明<br data-end="675" data-start="672">粘土和釉料中含有的微量铁(约1%)在还原烧成过程中发生转化,呈现出柔和的蓝绿色。从照片中可以看出,玻璃表面熔化均匀,使作品具有清晰度,给人一种深度感,同时仍能稍微反射内部的光线。
色彩堆积之美<br data-end="812" data-start="809">肩部曲线处及口沿内侧釉料施得稍厚,形成淡淡的阴影,呈现出层次感。其灵感源自宋代青瓷中的“影青”纹饰,每次转动器皿时,颜色的深浅都会发生变化。
四.功能性美容与茶道的结合
季节 | 推荐花材 | 与船舶的协同效应 |
---|---|---|
春天 | 山茱萸和榅桲 | 圆润的萝卜形状包裹着刚发芽的水果的新鲜感。 |
夏天 | Kohone(河骨)和铃参 | 青瓷的清凉感有助于缓解盛夏的炎热 |
秋天 | 紫色茉莉和灌木三叶草 | 主体的体积凸显了秋草的细茎,并利用了空白。 |
冬天 | 白侘助与雪柳 | 碟形边缘让人联想到雪景,强调了宁静的氛围。 |
水中倒影<br data-end="1197" data-start="1194">厚重的釉料使器壁微微透明,水面柔和地反射着翠绿色的光泽。花茎在水中摇曳,形成瓶花合一的神秘景象。
与光的互动<br data-end="1282" data-start="1279">当被灯笼或蜡烛的暖光照射时,釉面呈现出淡淡的金绿色调,而在晚上的茶道中,它会发出微弱的光芒。
五、设计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歌舞伎町的起源
萝卜形(形似葫芦的圆形)是宋代文人墨客喜爱的器形;它用于冬季茶道,象征着寒冷中潜伏的活力。据说龙泉窑的瓷器,加上青瓷的透明度,有一种“雪中萝卜”般的优雅气质。
衣田青瓷的修复与传承
第一代诹访苏山于1907年完成了苏山青瓷,并被认定为宫内艺术家。第四代诹访苏山忠实遵循这一配方,将窑内温度控制在±3°C以内,即使是小件也能重现清晰的蓝色。
适应现代茶道
由于尺寸较小,适合在城市地区用作小座位或架子装饰,而且重量也足够轻,以便在准备茶道时易于携带和处理。
六.艺术家简介及创作思路
第四代诹访宗山(1970年出生于京都)师从第三代诹访宗山和第十二代漆艺家中村宗哲,于2002年继承了第四代宗山的姓氏。他以青瓷为基础,发展出练麵技法、萤手、飞青寺等多种表现形式,秉持“器皿蕴含故事,与使用者的故事交叠时即为完成”的理念。该作品讲述了“萝卜藏在冬土里等待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生命静谧的力量。
七结论
“青瓷萝卜瓶(小)”是将玉色的宁静与萝卜形状的柔和体积融为一体的杰作,为茶道和室内装饰带来温柔的滋润。在忠实再现南宋龙泉窑绢田青瓷典雅风格的同时,第四代诹访宗山对造型的细腻把握以及对釉色的掌控,赋予了其与现代空间相得益彰的轻盈质感。当花朵被置入器皿的瞬间,青瓷的深邃将花影包裹其中,给观者心底带来一丝静谧的温暖与希望的萌芽。
分享








-
[我们会小心地把它寄给你]
我们以最适合的方式精心包装每件产品。
此外,交货时间根据物品(容器等)的不同而不同。
订单确认后,如果包装盒已准备好,您的物品将在 7 个工作日内发货。需要新包装盒的物品将在 45 个工作日内发货。
无论哪种情况,一旦我们确认了您的订单,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与您联系,告知您交货日期。
-
[购买陶器时的注意事项]
我们已发布每件作品的图片,以便您可以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节,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请理解,根据图像的显示环境,作品的颜色可能会略有不同。
根据作品的不同,可能会因为裂纹等原因而有一些物质渗入茶碗,但我们请您理解,这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魅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