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扁茶碗 诹访草山
青瓷扁茶碗 诹访草山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宽度:15.2厘米 高度:5.8厘米
青瓷是一种陶瓷器,其特征是釉色为蓝色至蓝绿色,这种釉色是通过一种名为“还原焰烧”的烧制方法在极少氧气的条件下,利用釉中含有的微量铁元素而呈现的。其颜色并非简单的“蓝色”,而是在自然光下每天都会发生变化,并且根据观察角度和光线强度的不同,它会散发出一种神秘的光芒,具有玉石的深度和透明度。
青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中国东汉时期。浙江地区发展出了用木灰制成的灰釉陶器,而因意外添加铁而呈现的蓝绿色,正是后来被称为“青瓷”的起源。青瓷在唐代越窑得到精炼,五代和北宋的汝窑则诞生了在贵族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的青瓷。
南宋(1127-1279)时期,龙泉窑达到鼎盛时期,生产的绢青瓷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其色泽如玉,造型优美,蕴含着礼仪和宗教意义,使其享有皇家御器和礼仪用具的地位。青瓷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成为象征宇宙秩序的精神载体。
作品描述:青瓷扁茶碗
这款“青瓷扁茶碗”是第四代诹访宗山在继承青瓷悠久传承和理念的同时,追求与茶道空间相得益彰的功能性和美观性,打造的现代青瓷杰作。其釉色传承了第一代诹访宗山历经25年潜心钻研,于1907年完成的“宗山青瓷”,在翠绿色中,光影交织,散发出宛如呼吸般绚丽的光彩。
考虑美学和设计
1. 平碗茶具的造型含义
与普通抹茶碗不同,扁形茶碗口宽,碗身低,主要用于盛夏茶道。它们给人以清爽的视觉感受,碗内营造的宁静空间使饮者心神平静,产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本作品中,扁平的茶碗造型设计极为工整,碗口微微弯曲,底部宽大稳固,倒入抹茶后呈现的绿色表面与碗本身的景色完美地融为一体。
2.高架平台设计,巧妙的重心
略微低调的底座降低了茶器的重心,提高了茶道时的稳定性。底座与底座之间微微的弧度和角度变化,也提高了握持时的贴合感,使其在茶道中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釉色:苏山青瓷的深邃世界
青瓷最重要的元素是釉的色泽和质感。这件瓷器上的玉绿色釉料透明度极高,在光线的微妙折射和反射下,呈现出复杂的色彩,并随着观赏者的视角而变化。
器身施釉略厚,内缘釉层则精妙地调整,外深内浅,这种对比营造出器内阴阳、静与动的对话。与足部两侧胎土微微泛红的对比,也进一步凸显了青瓷釉色的浓郁。
茶道空间的功能性与精神性
这只扁平的茶碗,不仅仅是一件餐具,它改变了茶道中空间与时间的质感。尤其是在凉爽的盛夏茶道中,抹茶的绿色与碗的蓝色交相辉映,营造出水面般的景象,宛如一幅水墨画。
此外,器皿的空灵之美——釉色中弥漫的寂静——可以说是一种令人联想到禅宗的无声哲学。
诹访家族的历史背景和继承
初代诹访宗山出身于加贺藩主家庭,明治维新后转而从事陶瓷绘画创作。之后,他耗费25年时间,钻研釉料和陶土,力图重现南宋龙泉窑的绢田青瓷。1907年,他完成了《宗山青瓷图》,并于1917年被授予“宫内画师”的称号,以表彰其功绩。
现任第四代传人诹访宗山,受其父第三代传人、母亲第十二代传人中村宗哲的影响,灵活运用石膏造型、练上技法、飞青技法、萤石技法等技法,拓展了现代青瓷的可能性。这件作品也深刻体现了母亲“器皿应蕴含故事”的教诲,其静谧中蕴含着久远的回忆与灵性。
结论:碗里的宇宙
“青瓷扁茶碗”不仅仅是一个茶碗,它更是融入了青瓷两千年历史、器皿蕴含的祈愿文化,以及第四代诹访宗山的感性与钻研,在现代社会中营造出一个静谧的宇宙。
玉色千变万化,光影交织。这件作品,在平底茶碗的静谧构图中,隐隐透出无垠的浩瀚,又隐隐透出难以触及的深渊,堪称一件将青瓷的美学与灵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杰作。
当你将它置于掌心,冰冷渐渐转为温暖,它开始与你对话——青瓷是一首在自然、技法、精神交汇处绽放的诗篇。
分享








多列
-
[我们会小心地把它寄给你]
我们以最适合的方式精心包装每件产品。
此外,交货时间根据物品(容器等)的不同而不同。
订单确认后,如果包装盒已准备好,您的物品将在 7 个工作日内发货。需要新包装盒的物品将在 45 个工作日内发货。
无论哪种情况,一旦我们确认了您的订单,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与您联系,告知您交货日期。
-
[购买陶器时的注意事项]
我们已发布每件作品的图片,以便您可以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节,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请理解,根据图像的显示环境,作品的颜色可能会略有不同。
根据作品的不同,可能会因为裂纹等原因而有一些物质渗入茶碗,但我们请您理解,这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魅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