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扭纹茶碗 诹访宗山
青瓷扭纹茶碗 诹访宗山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宽度:13.6厘米 高度:6.7厘米
一、工作总结
这件“青瓷扭纹茶碗”是采用瓷器中极为罕见的“根贯”技法制成的青瓷抹茶碗。碗身外侧雕刻着柔和的螺旋纹路,展现了用指尖扭动器身塑造的自然韵律。苏山青瓷特有的翡翠釉色缓缓流淌,衬托出蓝色的色调。碗身内侧则呈现着朦胧的白色“云纹”,令人联想到初夏晴空中云朵升起的景象。
二、形状和形式
轮圈设计
杯沿微微外凸,保持纤薄厚度,不影响茶拂的握持和唇部触感。内釉面微微倾斜,使茶汤在品茶过程中自然流向中心。
宁次贯体型
器身棱线柔和,线条流畅,向底部逐渐变细。器身在陶轮上塑形后,趁其尚处于塑性阶段时,轻轻扭转外部,形成螺旋状阴影。青瓷釉厚厚地积聚在阶梯状纹饰中,随着光线的变化,层次的深浅也随之显现。
高度和稳定性
底座设计略低,使整个碗的重心较低,内侧雕刻略带锐角,兼具轻盈的外观和稳定感。
三、釉色:苏山青瓷的柔光与云纹
深邃的玉色<br data-start="667" data-end="670">以初代诹访宗山青瓷的色调为基础,通过粘土中微量铁元素的平衡与还原烧制,呈现出清澈透明的蓝绿色。厚厚的釉料堆积在扭曲的瓷器棱线上,颜色的深浅会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而变化。
前景云纹<br data-start="800" data-end="803">茶洼上自发出现云雾,形成类似飘浮薄云的纹饰。这是烧成过程中釉料局部结晶的结果,象征着偶然与必然相结合的美感。
釉感<br data-start="916" data-end="919">青瓷釉质均匀,釉面光滑细腻,如贴于指尖,握于掌心,微微温润,握感舒适。
茶道的功能与组合
季节 | 推荐主打甜点 | 与船舶的协同效应 |
---|---|---|
春天 | 樱花饼和赏樱饺子 | 山脊的柔和阴影让人联想到春天的薄雾,与花朵的淡粉色相映成趣。 |
夏天 | 葛馒头/旅馆 | 墙上的云朵图案增强了天空的清爽感,带来一丝凉爽的感觉。 |
秋天 | 栗子羊羹和芋头金蛋 | 山脊的阴影让人联想到秋天的傍晚,增添了平静的氛围。 |
冬天 | 雪平与山茶花饼 | 青瓷的宁静让人联想到雪原,抹茶的温暖绿色引人注目。 |
与抹茶完美搭配<br data-start="1297" data-end="1300">抹茶的鲜绿色与云朵图案的乳白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仿佛阳光漂浮在天空中的视觉效果。
与光共鸣<br data-start="1365" data-end="1368">灯笼和蜡烛的暖光在屋脊上投射出微妙的阴影,在层层青瓷釉中投射出一幅深邃的风景画。
五、技术意义与表达的独特性
瓷扭技艺
通常,扭纹技法适用于塑性极强的陶土,但瓷土干燥收缩快,容易开裂,因此需要高超的技法。第四代诹访宗山创立了一种技法,即在成型后立即测定瓷土的软硬度和黏度,并通过均匀的指压和旋转,在不变形的情况下进行扭纹。
充分利用偶然性的釉面图案
器内呈现的白云纹并非刻意描绘,而是窑内釉色的细微差异与火候的差异所致。这种刻意烘托“巧合之美”的烧造设计,更增添了作品的诗意韵味。
六、艺术家简介及创作思路
第四代诹访宗山(1970年生于京都)师从第三代诹访宗山和第十二代漆艺家中村宗哲,于2002年继承了第四代宗山的姓氏。他以青瓷研究为基础,探索了萤手法、飞青字法、练青瓷法、虹字法等多种技法,并以“器物是通过与使用者对话而完成的”为理念进行创作。此次作品以“青瓷中漂浮的一片云”为主题,编织出一个掌心大小的宇宙。
七、结论
“青瓷扭纹茶碗”堪称杰作,凝聚了自初代诹访宗山以来对青瓷的深厚探索,以及四代艺术感悟。轻柔交叠的螺旋纹路,以及釉面深处浮现的白云,映射着四季的变迁,以及掌中心灵的宁静。这件作品赋予了坚硬的瓷器以柔和与诗意,将为观赏者和使用者留下宁静的印象,为您的茶道带来一丝清风。
分享








多列
-
[我们会小心地把它寄给你]
我们以最适合的方式精心包装每件产品。
此外,交货时间根据物品(容器等)的不同而不同。
订单确认后,如果包装盒已准备好,您的物品将在 7 个工作日内发货。需要新包装盒的物品将在 45 个工作日内发货。
无论哪种情况,一旦我们确认了您的订单,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与您联系,告知您交货日期。
-
[购买陶器时的注意事项]
我们已发布每件作品的图片,以便您可以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节,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请理解,根据图像的显示环境,作品的颜色可能会略有不同。
根据作品的不同,可能会因为裂纹等原因而有一些物质渗入茶碗,但我们请您理解,这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魅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