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织部的美学
分享
古田织部的美学
充满创新和大胆的《冰火物语》世界观,源于“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的挑战精神。说到日本茶道的历史,有一位具有非凡个性的人物是不能被忽视的。那个人就是古田织部。他的本名是古田重成,他是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的军事指挥官,同时也是一位茶道大师和艺术家,在建筑和园林设计方面也展现出才华。他在千利休所完善的“侘寂茶”的基础上,大胆颠覆了静、涩、干等审美观念,融入了“动”的美感,掀起了一股被称为“织部流”的风潮。虽然古田织部的创新非常出色,但他最终与当局发生冲突,并被勒令切腹自杀,最终悲惨地结束生命。然而,它的余韵至今仍以“织部风格”以及织部烧和织部茶具的形式存在。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古田织部作为军事指挥官和茶道大师的一生,以及他的审美意识的起源及其创造力的表达方式。
1. 古田织部作为武将——渡过战国至安土桃山时代的波涛
1-1。出生于美浓国,在信长麾下不断晋升
古田织部 (Shigenari/Shigeteru) 被认为于天文 12 年 (1543 年) 或天文 13 年 (1544 年) 出生于美浓国 (现岐阜县)。据说他的父亲重贞 (Kan'ami) 也精通茶道,他有可能将一些茶道知识传授给了他的儿子重典。
然而,年幼的佐助(古田织部童年的名字)并没有立即开始学习茶道。相反,他以军事指挥官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在织田信长征服美浓之后,他在信长手下任职。 16 世纪 70 年代,他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成就和政治才能,包括担任山城国(今京都府)的官员。当其妹夫、摄津藩主中川清秀支持荒木村重的叛乱(有冈城之战)时,他说服清秀回归织田一方,并逐渐获得了作为武将的认可。
1-2。侍奉秀吉,被任命为“织部助”
本能寺之变(1582年)织田信长战败后,古田织部侍奉丰臣秀吉。参加了贱岳之战(1583年),并平定了四国、九州,在取得一定战果后,得到了秀吉的信任,并于1585年被任命为织部佐助五品。 “古田织部”和“织部正”这两个名字就是从这里开始广为人知的。
据说他也是秀吉的卧床同伴“御侍大人”之一,作为一位举止优雅的武将而受到高度评价,并得到了秀吉的厚爱。
1-3。从关原到德川幕府建立:日本统治者重返幕府
秀吉去世(1598年)后,政治由五老和五使主导,但1600年,德川家康掌权并最终建立了江户幕府。古田织部在关原之战中加入了东军,战后被赏赐一万石,确立了领主的地位。他还被任命为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茶道讲师,并晋升为幕府的官方茶道大师。作为受到秀吉、德川家康、秀忠等历代藩主鼎力支持的“屈指可数的茶铺”,逐渐成长为对全国藩主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存在。
1-4。怀疑与残酷结局:被德川家康下令切腹
然而,1614-1615年大阪之战期间,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人怀疑古田织部家臣父子与丰臣军有勾结,计划焚烧京都并袭击德川军。此事的真伪尚不清楚,但幕府认为这是重罪,大阪城陷落后,古田织部被命令于1615年(庆长20年)6月11日在伏见自己的家中切腹自杀。他73岁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道歉的话。江户幕府或许无法接受拥有如此创新意识和广泛人脉的织部会与丰臣方面有联系。
2. 茶道大师古田织部之道——千利休“做点不一样的事”的建议
2-1。茶道的晚成与“利休七哲”
虽然织部作为武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第一次出现在茶道中是在1583年左右,当时他大约40岁,他的名字终于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大器晚成者。尽管如此,他的师父千利休还是教导他“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而他也完美地体现了这一建议。因此,他被列为“利休七子”之一,并与前田利家、细川忠兴、蒲生氏里等弟子一起迅速声名鹊起。
2-2。与利休的师徒关系:至死不渝的深厚敬意
千利休与丰臣秀吉发生冲突,在被迫切腹自杀(1591年)之前,他的许多弟子都因惧怕他而疏远了他。然而,据说只有古田织部和细川忠兴为利休送行,并在之后继续为他求饶。对于织部来说,利休不仅是一位老师,更是茶道本身的精神支柱。利休的“侘寂茶”是一种宁静和谐的完美哲学,但织部抛弃了“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这句话,走上了创造一种超越利休模式的创新风格的道路。
2-3。利休去世后,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茶道大师”——为武士创立茶道
利休去世后,丰臣秀吉除了利休的侘寂茶,即“市民的茶”之外,还寻求一种适合武士社会的新茶道。织部在那里受到高度重视。
织部本人作为封建领主,非常了解武士阶层的情感和礼仪,他将原本私密内敛的侘茶发展成为“公茶”和“礼茶”。就这样,武士茶道“织部流”诞生了,它继承了千利休的精神,并以其大胆、原创和自由奔放的风格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3. “织部风格”的革新——茶具、建筑、园林设计中前所未有的艺术性
3-1。织部烧的诞生:扭曲、不规则和大胆的绘画
织部以其织部烧而闻名。他指导美浓陶工,通过故意融入扭曲的形状和不规则性(故意不平衡),制作出许多创新的陶器。无论是绿釉的“青织部”,还是黑底的“黑织部”,或是变形极为严重的“朽木形”茶碗,这些作品在当时的观念中都具有令人震惊的前卫性。织部品味的真正精髓在于他能够将打破对称性、刻意改变形状而产生的“不适感”感知为“美”。
3-2。把茶碗打碎一次,然后传递下去! ?极致的“兵器”精神
流传下来的茶碗中,有“乌耳户茶碗,刻有‘墨’字,也有‘十文字’字”,其中流传着织部“将碗劈成十字形,再重新组装”的轶事。虽然陶器的破碎与“割铡”和“金缮”的审美观念相关,但刻意切割缩小却并非易事。
正是由于这些不落俗套的想法,后来人们才称他们为“hyōgemono”(hyōgemono=有趣的人、古怪的人)。与千利休所完善的侘寂风格以及自然的不完美性不同,织部最大的特点是追求在有意的“瓦解”与“破坏”中诞生的动态美。
3-3。茶室与园林的“动态之美”:多窗茶室与几何构图
Oribe不仅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融入到他的陶器中,还融入到茶室和花园中。例如,茶室设有 13 扇窗户,以便让充足的光线照进来,花园大胆地设置了一座笔直的石桥,这与融入自然地形的“侘寂”花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薮内家的“缘南”和“八方庵”等多窗茶室是象征织部品味的典范。与利休、小堀远州等人偏爱幽暗、静谧的空间风格不同,织部增加了光线,享受了动态的呈现,这是他为茶室引入的新风格。
4.古田织部流茶道:“武士茶道”的风格与精神
4-1。正式的茶道:从狭窄的庵堂到宽敞的书院空间
千利休和竹野城所培育的“私人侘寂茶”风格,是基于在小茅草屋里与一小群人共度亲密时光的珍贵做法。与此相对,古田织部则重视作为大名和幕府的茶室,能够容纳更多宾客的大型书院式茶室,将茶道确立为“公共茶会”和“武士仪式”。
织部流派的一大特点是,茶道和茶具摆放都在四张半榻榻米以上的空间内进行,而不是在不足三张榻榻米的小茶室里进行。在尊重公共活动正式性的同时,也有一种在必要时增添动感和华丽的美感。
4-2。 “不要传递同一个碗”——清洁和如何使用餐具
织部流派以“不管浓茶淡茶,都不用同一个碗喝”的独特风格而闻名。这从武士社会的官礼角度来理解,是强调“清洁”和“礼节”。此外,还有详细的礼仪措施,例如将餐具放在托盘上而不是直接放在榻榻米上,茶道前用毛巾擦手,区分擦拭餐具的福草和擦拭底座的福草等。织部流派的宗旨是重视清新之美和庄严的仪式,与千利休所培育的简单而坚固的“侘寂”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4-3。席卷全国封建领主、贵族、寺庙和神社的巨大热潮
古田织部不仅担任丰臣秀吉的茶道大师,还担任德川秀忠的导师。此外,当时的许多强大的封建领主,例如伊达政宗、细川忠兴、上田草加和金森兼重都曾向织部学习茶道。近卫家族、贵族、后洋天皇,甚至京都著名寺庙的僧侣都对织部茶十分喜爱。庆长初期,织部在美浓组建了陶艺团体,制作出造型独特的陶器,不仅涉足茶碗和茶具,还涉足园林设计和建筑,真正达到了“茶文化的巅峰”。
5. 动荡的最后时期:大阪之战与勾结的怀疑
5-1。真的和丰臣有“勾结”吗?
1614 年(庆长 19 年)的大坂冬之阵和 1615 年(庆长 19 年)的大坂夏之阵期间,织部家臣因涉嫌与丰臣秀赖勾结策划纵火而被捕。据说,即使在遭受严刑拷打后,他们也保持沉默,但从另一条途径出现的证据被认为“无可辩驳”,最终织部本人被怀疑与丰臣方面合谋。
事实上,织部很可能对丰臣家族心存感激。还有传言说他是一位和平倡导者,试图团结德川家族和丰臣家族,但一些研究表明,这一举动实际上引起了家康的怀疑。无论如何,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存在背叛的确凿证据。
5-2。为什么他没有解释自己——直到他决定切腹自杀
大阪城陷落后,织部在伏见的住所被指控串通,在未获准解释的情况下,被勒令于 6 月 11 日切腹自杀。他在73岁时去世,他的许多儿子、亲戚和长辈也受到牵连,古田家族从此断绝。据说他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从文件中无法得知他是否真的参与了策划,还是只是接受了命运。然而,正如千利休不肯屈服于秀吉而甘愿赴死一样,织部也同样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消失在黑暗之中。
5-3。幸存的家臣和儿子们的死亡,以及古田氏的灭亡
江户时代初期,随着藩制度的确立,恐怕已经没有空间再容纳“逆茶师”了。织部家的四个儿子或自杀或被斩首,许多家臣也被处死,古田氏几乎灭亡。
但是,女儿、女性后裔、旁系血脉(例如侍奉丰后冈藩中川家的古田重次一脉)却不断延续,将“织部血脉”延续到了后代。
6. 此后的“织部精神”——织部风格与织部烧的现状
6-1。后期评价:江户时代被封,明治时代后重新评价
由于古田织部被清洗,织部这个名字在江户幕府时期长期被视为禁忌。虽然千利休被神化,但织部大胆打破常规的行为并未受到公开赞扬,而是被视为“反抗国家”的遗产。然而,随着江户时代末期至明治时代封建制度的崩溃,北大路鲁山人和川北半石等陶瓷艺术家受到织部烧的启发,创作出新的作品,织部的创作理念被重新发现。昭和中期,研究者和陶艺爱好者中逐渐流行起“日本的前卫艺术是从织部开始的”这一观点。
6-2。千叶县和京都传承下来的织部流茶道也是一项无形文化遗产
另一方面,在茶道方面,继承了古田织部风格的“织部流”主要在福冈藩和长布藩等武士社会中传承。从江户时代后期到明治时代,织部流传到东京、京都、千叶等地,至今仍有敷正织部流、扶桑织部流等几个织部流派活跃。
千叶县市川市传承下来的“织部式正统茶道”于1955年(昭和30年)被指定为千叶县无形文化财产,至今仍作为武士茶道传承着织部精神。
6-3。活在现代的织部烧:源于扭曲与大胆的新创作
在陶艺界,不仅在“自然的扭曲”中发现美,而且在“故意变形的形状”中也发现美,这一理念深受织部思想的影响。织部烧在海外也被认定为“日本抽象艺术”的一种,现代陶艺家至今仍在用织部烧不断挑战自己。加藤德郎评论道:“利休发现了自然界的美,但他并没有创造美。是织部‘创造’了美。”正如文字所暗示的,他那将扭曲和古怪转化为最大吸引力的想象力,至今仍在超越时间和国界影响着我们。
摘要:因“与众不同”而生的自由开放美学
古田织部在继承千利休“侘寂”理念的同时,也彻底领悟了“刻意破坏、毁坏、弯曲”的理念。茶碗上布满了大胆的扭曲和几何图案,茶室和花园充满了独特的活力。即使身处武士茶道的正式和礼仪框架之中,他依然坚信老师“要做与众不同的事情”这一教诲,毫不犹豫地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自由——正是这种“神秘”的特质,让织部如此令人着迷。然而,这种极端的自由或许最终被政治前沿人士视为危险的。他在大阪之战中被怀疑而被迫切腹的悲惨结局,给茶道历史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如此,织部风格和织部烧传承下来的理念仍然为我们提供独特且富有冒险精神的审美价值。古田织部并不满足于“传统”这个词,他通过挑衅和颠覆,开创了新的美的形式——他的美学教会我们重建“曾经被认为是完整的世界”的勇气,以及意想不到的创造力的价值。始终创造“独特的兴奋”的能量源泉是织部留下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