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碗作为当代艺术
分享
(成品)由于制作高底座比较困难,所以我决定尝试使用更容易隐藏底部的濑户黑。
(完成前)3D打印机独有的图案很漂亮。
(成品)丰满的釉面酒杯很有趣。
(进行中)像制作绳子一样堆叠粘土。
我曾经在新闻上看到过一段视频,一台巨型3D打印机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吐出”了一栋房子。从外墙到管道之间的缝隙,一切都通过简单地堆叠混凝土层而形成一个整体,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土木工程的一场革命。然而,即便使用同样的“打印机”设备,要完全按照预期完成一碗米饭,也是一项耗费精力且精细的工作。粘土是有生命的。
从喷嘴推出后,它就开始干燥,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下垂,并在每层之间夹住少量空气。尽管打印后形状可能看起来很完美,但随着干燥、素烧并承受最后烧制的高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变形和裂缝。无论是在陶轮上还是用手,都很难用软件和传感器取代人的指尖在现场感受粘土并稍微调整湿度和压力的过程。我很想尝试使用 3D 打印机制作茶碗,所以我想知道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我最初对 CG 世界中的空间设计很感兴趣。有人告诉我,一款名为 Houdini 的 3DCG 软件将是理想的选择。您可以体验到参数化生成的形式恰好适合您的手的感觉。
首先,我们购买了一台配备粘土挤压机(糊状挤压机)的打印机,并使用Houdini对茶碗的曲线进行数学建模。半径和高度从底部到主体,从主体到边缘都以花键平滑连接,并且主体外表面还添加了平缓的起伏。在茶道的背景下,其目的是保持沉入手掌的柔软体积,就像所谓的“乐茶碗”一样,同时保留数字独有的节奏。然而,在渲染屏幕上看起来很漂亮的曲面在实际打印时却出现了细微的台阶。将层高降低 1 毫米,调整喷嘴温度和粘土水分含量,并松开进料器齿轮,以避免对灯丝施加过大的压力。如果你改善一件事,另一件事就会受到抑制,如果你修复一件事,另一件事就会被拉开。最后,我花了半天时间盯着打印机,只为了打印一个只需 30 分钟就能完成的东西。通过科技,我们再次想起为什么陶艺被称为“涉及土、火、水、气的四大元素的艺术”。
然而,当他拿起完成的茶碗原型时,他有了发现。虽然看上去体积很大,但拿起来却出奇的轻。由于3D打印机可以轻松融入空心结构,其内部呈蜂窝状,外壁厚度仅为3毫米。它的轻盈程度不同于陶轮上制作的薄片或使用石膏模具切割的瓷器。在茶具的世界里,人们常说“手感比外观轻的茶碗才是精品”,而打印机制作的茶碗确实像看上去一样轻。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失望,但正是这种“轻松的不适感”传达了当代艺术的信息。当你将它握在手中并将边缘贴在嘴唇上时,印刷层会轻轻触碰你的舌头。可以说,车轮痕迹的纹理是经过人工再现的,或者,这些分层痕迹只是残留下来的。当代艺术的乐趣就在于它可以被任意解读。我故意把釉料涂得薄一些,并故意留下分层的痕迹。可以对图像进行彻底的润色,去除所有层次的痕迹,但我觉得在那一刻,数字独有的“累积时间”就会消失。
茶道是一种神秘的文化。自从镰仓时代末期抹茶传入禅寺以来,将热水倒入茶末中,用茶筅搅拌,然后饮用的流程几乎没有改变。但它融合了茶室建筑、花卉、香、糖果、挂轴甚至茶碗等无数领域,并随着每个时代而不断更新,使其成为日本文化的巅峰。在当今世界,技术进步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茶道则刻意放慢速度,将动作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扭转时间的质量。当3D打印机的“加速器”加入其中,文化时间与科技时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层神秘的层次。然而,无论其造型多么有趣,只有将热水倒入其中并制成抹茶后,才能确定其作为茶碗的价值。我尝试用自己制作的印花茶杯泡早茶。当将热水倒入其中时,由于外壁较薄,热量会立即传递到手指上,再加上它很轻,拿在手里不太稳。然而,随着茶筅的挥动,指尖渐渐适应了茶筅的热度,也开始感觉到重心的位置。边缘呈圆形,但边缘锋利,使嘴唇感觉光滑。令人惊讶的是,功能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缺点,而且我觉得“对异物感的容忍度”给茶道带来了一种自由感。正如传统的乐茶碗将“手工揉捏”的过程形象化一样,印刷茶碗将“数字层压”形象化。
这引发了下一个愿望。现在我已经制作了一个茶碗,我也想尝试使用 3D 打印机建造一个茶室。在海外,利用混凝土打印建造带有弧形墙壁的小房子和亭子的例子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可以使用打印机将一个带有 nijiriguchi(传统日式门)的两张榻榻米房间塑造成一个整体,那会怎样?低矮的虹口是平等的象征,武士和市民都可以通过低头进入,但开口也可以进行参数变换,以控制进入的光量,并将绝缘材料夹在墙的厚度内。壁炉的位置、天花板的高度,甚至连弯口(天花板的开口)的斜格子都经过数学计算,打印机一夜之间就吐出了“未来的侘寂茶室”的设计图。当然,也有批评。冷酷的机器真的能够再现手印中细微的扭曲、凹陷和波动所蕴含的“侘寂”吗?有些人认为个性体现在形状上,但是当每个曲率都被量化时,个性不是就会被隐藏起来吗?然而,我相信,如果我们将侘寂重新诠释为“时间和材料的必然变化”,而不是“不完美”,那么即使是打印机也可以包含侘寂。层次的痕迹在光照下,阴影处发生微妙的变化,烧制过程中釉料的收缩,形成了一种随意的景象。即使设计是通过数字方式完成的,陶器最终还是要依靠火的熔炼。其中存在着人类无法干预的变化,侘寂的种子也存在于其中。
最重要的是,茶道的精髓是“人们在此时此地面对面”。无论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茶碗,还是刻有百年手写字迹的唐津茶碗,在茶室里面对对方、泡茶、转碗、寒暄的动作顺序都是一样的。通过这一姿态,容器第一次有了生命,材料和技术的差异也获得了意义。我把原型打印的碗放回架子上,再次看着它。由于其重量轻的空心结构,当您用手指轻轻敲击墙壁时,您会听到干燥的声音,更像是贝壳结构的乐器而不是陶瓷乐器。当抹茶的深绿色倒入其中,出现白色泡沫时,人工的分层图案与天然的液体相互共鸣,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和谐。通过不隐藏技术的干预,而是将其置于最前沿,茶道被重新赋予了“拥抱变化的容器”的使命。
3D 打印机挑战了人们普遍认为的陶器制作是一种精细的手工制作过程的观念,但它们无法完全取代它。在使用喷嘴之前,物理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以了解粘土的干燥情况,计算烧制后会发生的收缩,并想象最终的感觉。只要这种想象力存在,打印机和陶工的轮子就仅仅是工具,而主角仍然是人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技术越进步,手部记忆和身体感觉的价值就越明显,但正是这种二元性使得茶碗作为当代艺术如此令人着迷。
下一个目标是在版画茶室进行第一次茶道。印花茶碗摆放在墙壁背景上,墙壁上有类似树的年轮的层层混凝土,并特意使用了手工劈开的黑炭。茶道的未来必将在这个数字与模拟碰撞的空间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