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的饮用方法

茶碗(抹茶碗)有一个部分称为“正面”(shomen),艺术家认为这是最美丽的部分,他的设计也集中在这里。在茶道中,注意正面,是对茶器美观的尊重,也是对泡茶主人和制作茶器的陶匠的尊重。而客人受茶时的一系列举动,是相互礼让、感恩的表现,也是茶道“和、敬、净、静”精神的具体体现。

1. 接茶碗<br>接茶时,首先要对主人和先接茶的人表示感谢。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如下:

感恩:客人应以右手轻轻托住送来的茶碗右侧,然后将茶碗放在左手掌心,双手捧住。轻轻举起茶碗的动作表达了对茶道主人的尊重和感激。

礼貌用语:在接茶碗之前或之后,稍微鞠躬说“谢谢您的茶”,会显得更加有礼貌。这句话表达了对主人准备的抹茶表示感激的谦卑之情。

2. 转动茶碗<br>接过茶碗后,应将其转动,避免正面朝上饮茶。

避免从正面进食的手势:一般来说,在端到碗里喝水之前,要将碗顺时针旋转约 90 度两次(总共 180 度)。这会将嘴唇前移,以表示对容器的尊重。避免从正面观看茶碗并不会减损其美感,也是尊重茶碗作为观赏对象的态度。

饮用方法:抹茶通常以 3 至 4 口的速度慢慢啜饮。通过慢慢品尝而不是一口气喝完,您可以更好地欣赏抹茶的味道和香气,以及对所供应茶的感激之情。

3. 最后一口,最后一口
喝完抹茶后,可以做一个叫做“sukikiri”的动作。

“To suck it all the way through”的意思是喝最后一口的时候把它完全吸完,发出非常细微的“吸溜”声。这是一种礼貌的举动,传达了“我很享受这顿饭直到最后一口”的意思,据说是对主持茶道的主人表达感激和满意的一种表达。然而,根据学校和茶道的氛围,这并不是必需的。

4. 擦拭茶碗(kaishi 的使用方法)
喝完茶后,要进行清洁茶杯边缘的仪式。

使用 kaishi(花纹纸)仔细擦拭:喝完茶碗后,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轻轻擦拭边缘。此时,人们常常使用 kaishi(纸巾)来净化指尖,并且通常不会将 kaishi 直接放在茶碗上。纸巾是茶道中用来接糖果、擦嘴、使用器具时保持清洁的多功能纸,是茶道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5. 将茶碗放回原位<br>饮完并擦拭完毕后,应将茶碗放回原位,正面朝向客人。

恢复前端:用左手稳定碗,逆时针旋转约两圈,使前端恢复到原始位置。这样就让茶碗恢复了原来美丽的朝向,让主人在归还茶碗的时候,重新发现它的美丽。

根据情况灵活变通:在正式的茶道中,你需要适当转动头部,但在茶室外的休闲场合,或者在日本咖啡馆​​,你可能不需要那么严格。然而,了解基本的礼仪可以让你表现得更有礼貌,并表现出对他人和你服务的人的尊重。


以上是一般礼仪。但不要太正式。

或许他们只是假装有礼貌。虽然看起来有点矛盾,但我想讨论一下不同的含义。

饮酒风格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是为了传递酒

礼仪和品味是次要的。如果你和别人在一起,我认为喝抹茶最重要的元素在于用一个杯子传递茶。有些人可能认为,没有专门的抹茶碗供这种传递式饮用。对于抹茶,您可以使用咖啡杯、平盘或任何其他不漏的容器。首先,我想挑战自己,尝试与某人传递一杯清酒,忽略形式的因素。

人与人之间喝抹茶是一种奇怪的习俗。对于通常不习惯与他人分享同一杯饮料的日本人来说,与陌生人共用同一碗饮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在思考人们为什么共用杯子之前,让我们先考虑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感到不舒服。日本人尤其对他们放入嘴里的器皿非常讲究。当我们手里拿着盘子时,我们尽量不把手指放在边缘。将手指放在碗或饭碗的内部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任何与我们的嘴唇直接接触的东西,比如茶杯,都属于个人。在过去,每个家庭都会为父亲准备一个专门的茶碗,为母亲准备一个专门的茶碗。即使在工作中,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专用的茶杯。嘴唇部位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即使是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会共享。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如果有人强行踏入别人嘴唇这个本不该被侵犯的领域,那会怎么样呢?第一反应当然是拒绝。然而,一旦接受了,你们就不再是陌生人了。相反,共享唇部区域是一种仪式,在这种仪式中,双方的关系不再是陌生人的关系。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婚礼。新娘和新郎共享 339 杯清酒,以确认他们的夫妻誓言。在亲朋好友的注视下公开分享同一杯清酒是有意义的。这种传递清酒的习俗不仅在日本存在,在世界各地也普遍存在。

传递和共饮同一器皿的仪式是东西方签订坚定契约、建立身心关系的重要仪式。这种仪式被称为集体吃喝。无需赘述,一起用同一个容器吃饭喝水如何能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这种习俗在世界各地都有,但在唇禁忌尤为强烈的日本采用传递抹茶习俗的茶道可以说是将集体饮食仪式提炼到最高程度的文化

据江户时代的茶书记载,喝茶时传递茶水的礼仪据说是由千利休发明的。浓茶的冲泡方法比较复杂,如果一杯一杯地冲泡的话,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因此他们试图通过传递饮料来简化事情。这种一杯接一杯地准备酒的做法在当时的语言中被称为“kakubukutette”,而围成一圈喝酒则被称为“sukicha”。

“寿茶”一词最早出现在1586年的《茶会记》中,此时千利休已是晚年。这句话在茶道记载中屡见不鲜。事实上,在利休茶道中,有更倾向于传递茶道的倾向。两年后的1582年9月4日,受丰臣秀吉之托前来考察的禅僧小溪宗镇举办了茶道会。光景是利休最信任的禅僧。就在那时,孝惠被秀吉驱逐出了京都。利休大胆地邀请光庆到秀吉故乡聚乐台的府邸,为他举行告别茶会。此外,壁龛中的挂轴是著名的千宫京都(俗称生岛京都)的书法。这件生岛镜堂并非利休的艺术品,而是丰臣秀吉的名物。恰巧,秀吉命令他修复坐骑,所以利休就由他照顾。 “通常这是一个秘密仪式”,这意味着它是秘密用于小景的告别茶会,对秀吉保密。如果真相大白,还不知道会被判什么罪,但利休就是有这样的魄力。 (有趣的是,秀吉并没有发现,但大约 500 年后才向我们透露。)

茶会的主角是光景的前辈俊药宗圆。下一位嘉宾是小景,最后一位嘉宾是三井寺的本觉保。当利休为他的客人俊哉泡茶时,他用茶勺舀三勺茶,并且使用较少的热水。这就是如何泡出浓茶。接下来,根据茶道记录,加入五勺茶并饮用。以现代标准来看,两个人喝五勺茶似乎有点少,但喝茶时,绝对需要传递杯子。为了表示对主要客人 Shun'ya Soen 的尊重,每个人都穿着正式服装,但下一位及随后的客人轮流喝酒。从这些轶事可以看出,利休本人确实创立了“回转式”传递杯饮法作为茶道的一种方式,但将此解读为他这样做是为了节省时间则是错误的。

(用自制的乐茶碗喝抹茶也是个好主意。)

首先,本文的重点不在于如何通过传递抹茶和喝抹茶来节省时间,而在于如何通过一碗茶来建立契约和加深亲密关系。这种用传递杯饮茶的方式在千利休的时代已经很普遍,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将其确立为茶道礼仪。早在《松屋会记》(记载了 1563 年松永久秀举办的茶道仪式)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所有参与者都使用同一个杯子饮茶。从这个例子来看,传递饮酒似乎起源于武士或民间饮用清酒的方式。在中世纪,当一个村庄的人们为彼此制定规则时,他们会向上帝宣誓,烧掉写有誓言的纸,将灰烬溶于水中,然后每个人都会传递并喝掉它。他们都是同一个想法。饮酒礼仪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也就是说,在中世纪人们的生活中根深蒂固的一见亲水礼仪,被采纳到同样由中世纪人们创造的茶道中,并确立为茶礼。当时,对于不敢饮用无毒茶的战国武士来说,如果主人和客人能共享一碗茶,会更加方便。

利休所制定的茶道礼仪,太具有战国时代的味道了。然而,在现代,我们希望消除嘴唇的阻力,让从传递的圆圈中喝抹茶成为正确的做法。

分享和饮用抹茶对我来说似乎是与他人关系的延伸,而不是时间的缩短。

(这是我在ARTS&SCIENCE Aoyama一时兴起买的杯子。用小杯子传递饮料,喝饮料也很有趣。)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