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理论1:《艺术笔记》

我计划在这个博客中主要写有关陶器的文章,但如果可能的话,我也想探索一般的艺术。然而,我觉得日本艺术有一种倾向,即避免以系统的方式谈论任何事情。

在古代文献,由曾佐哲所编撰的《元白宗谈》中,明确指出“不宜以文字来传达事物”。

当我练习茶道时,上课时不允许做笔记。

即使我在练习后尝试在日记中写下一些东西,我也会很快忘记它。

那么,艺术理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许多研究人员都将其归咎于日本通运的“Gasetsu”,但它之前已经有了“ Kimidai Kansochoki ”。

这是诺阿米和索阿米保存的记录的抄本,虽然其中有一些关于茶具的参考,但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装饰将军的书房。

《君が大はすぎにににすぎに》有150多本印刷品和出版版本,但没有原版。

由此看来,我认为,本法寺中保存着原作的《阿雪》的价值极其重要。

此项纪录是在东伯54岁、日津上人43岁左右时创下的。直到 1932 年 1 月《美术研究》创刊号上刊登了它的文章,人们才知道它的存在。

据说 1572 年左右来到京都的长谷川藤白绘制了表千家利休的肖像。

他最初是一位佛教画家,但他的才华却十分突出。

他的画技在贵族中广受好评,最终嘉纳永德父子拜访了关周寺春丰。

我甚至直接恳求他说:“请不要再让东白画画了。”

顺便说一句,事实上当时的许多画家都是《妙法莲华经》画家。当时法华宗似乎有着严格的规矩,例如不允许与其他宗派的人通婚,那么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聚集在法华宗有什么意义吗?

日津的父亲是油屋常锦,是堺市著名的茶道用具商人。

我尝试通过古书来了解有关油屋常金的更多信息,但是我找不到太多详细信息。

长谷川藤白似乎称自己为“雪舟五代”。

长谷川藤伯《日莲圣人像》(大法寺藏)

雪舟在日本美术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因为他是第一个到中国并被认可为画家的日本人。

天桥立雪舟(京都国立博物馆)

然而,引用《Gasetsu》的话,日本艺术史的起源是Josetsu 。顺序是:上泽⇒总文⇒雪州。

葫芦香鱼,何须津作,纸本水墨画,111.5 x 75.8 厘米,室町时代(15 世纪),退藏院

此外,总文还有弟子五人,其中著名的三人是:雪舟、野阿美、小栗宗旦。

顺序是野阿米⇒艺阿米⇒索阿米,然后是苍探⇒鹿野元信。

人们经常强调,宗文最大的价值在于他是雪舟的老师,但他的作品也可以追溯到狩野派的起源。

能够重现中国画家的风格对于狩野元信(1477?-1559)来说似乎很重要。

为了培养有文化的人,初期的狩野派绘画风格多样,有真(马远、夏圭、孙君泽)、行(木溪)、草(玉观)等。

正所谓“中日合璧”,狩野派开创了绘画的新境界。

诺阿米是一位艺术家,擅长水墨画,但他最重要的工作是照看来自中国的珍宝。诺阿米因擅长管理财产而受到高度重视。他似乎对茶道用具和中国商品特别了解。

野阿弥莲花图(真木美术馆) 挂轴,纸本水墨画,重要文化财产。作品中包含一首自创的和歌,以及艺术家 75 岁时的签名。

那么,理想的风景画是什么样的呢?

在日本,像向井和玉宽这样的描绘湿润氛围的作品很受欢迎,

在中国,郭熙的《早春图》似乎是理想之作。

它非常强烈且强大。

中国画中,最高等级称为神级,其次是玄级,再次是能级。

这确实是一个神圣的产品。

那么,关于东白绘画的这一理论中,最常被提及的部分是什么?或许正是这样的描述,才将它描述为“一幅安静的画”。

1592年4月26日,堺市的水落宗悦到京都本法寺拜见日津和尚时,日津和尚向他展示了自己收藏的良海的《柳鸟图》,并称赞道:“真是一幅宁静的画”。日津上人听了这话,虽然只是一句批评,却也十分感动,说道:“真是有趣的称赞啊。”这时,旁边的东伯也补充道:“这很正常,雪是静的。由此看来,我觉得应该好好琢磨一下一幅画是静的还是动的。像玉观潇湘八景里的《潇湘夜雨》和《圆寺晚钟》这类画,都是静的。《雪风》这类画,则是动的。总体来说,像《雨月》这类画,都是静的。”

郭熙的《早春》是一幅动态的画作,但我相信对于日本人来说,一幅较为静谧的画作更能引起内心的共鸣和共鸣。

我的笔名西村和美来自松平不迈,但目前我想仔细阅读日通杂志的“Gasetsu”。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