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术博物馆
分享
日本到处都是博物馆和美术馆。据称,总数超过5,800 。其中,艺术博物馆占比超过五分之一。 (其余大致可分为历史文化博物馆、科学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动植物园、产业技术博物馆。)日本的艺术博物馆是在19世纪后半期随着与西欧的交流变得更加活跃而发展起来的。在本土,为了赶超列强,迅速接受西方文化,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生着各种变化。艺术博物馆概念的引入就是一个例子。日本第一家美术馆成立于1872年。这里后来成为了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的美术馆历史虽然较短,但数量却惊人。全国有9座国立美术馆,此外还有遍布全国的大大小小的私立美术馆。它们是由私人收藏家和公司创作的,因其强烈的个性而受到高度评价。
(壁龛大概是摆设最贴近四季的地方了。)
在日本传统家庭或一些艺术博物馆展示艺术品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造季节感。在日本,季节感自古以来就很重要。由于尊重四季的传统,收藏家会考虑一年中的时间并按照传统展示艺术品,博物馆也会相应地改变展品。几个世纪以来,临时展览一直是常态。私人住宅中的挂轴并非常年悬挂在墙上;根据活动或宾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饰,并将其悬挂在称为“壁龛”的僻静角落。
其次,要限制期限。为保存和保护艺术品,展览期限有限;绘画、古代文献和精致工艺品对光线、湿度和温度的变化特别敏感。长期展示可能会因这些因素而导致质量下降。用纸或布制成的作品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光线下会褪色并且材料会变脆。因此,为了长期保护和保存艺术品,展览时间受到限制,展览间隙将艺术品放置在适当的存储环境中。
过去 40 年来,艺术博物馆的数量急剧增加。近年来,商人担任赞助商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些新博物馆都提供充满活力的展览和活动,有时也会因其非传统的方法而受到批评。尽管如此,博物馆已经成为文化中心和吸引游客的地方。
这里有一个艺术展览,您可以带着您的狗去参观。
(还有水下艺术展览。)
在日本,不仅艺术,就连文化本身也深受中国的影响。例如,这幅画的许多技巧、主题和形式都是以中国为原型的。它最终经过改编和修改以适应日本人的口味,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日本风格。日本古老的宗教神道教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种仪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多面宗教。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因此,为宗教仪式和神社创作的物品通常包含对自然之美的精致描绘。佛教于公元6世纪传入。 (据说是538年或552年。关于具体年份有多种说法,但佛教传入日本的起点是朝鲜半岛百济圣明王向日本大和朝廷进献佛像和佛经。)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与神道教融合,从而发展出更加精致的表达方式。随着几个世纪以来各种佛教教派的出现,它们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佛教造像的种类日益增多,复杂的符号也日益增多。虽然很难理解这些符号的真正含义,但还是可以找到许多引人注目的设计。密宗佛教以繁复的仪式为特点,于 9 世纪发展起来。
禅宗佛教,如今已成为极简主义和宁静的代名词,于 12 世纪末传入日本。该教派以通过冥想获得真理的理念为基础,最终影响了文化的其他方面,包括绘画、书法、建筑和园林。风格化的茶道可以说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多面性的艺术形式,由多种艺术和人类的所有五种感官组成。 16世纪,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茶道发展成为一种审美观念,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茶道。泡茶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因此茶道世界中一直存在着茶具制作文化。茶碗是茶道的核心,旨在让人们用五种感官来欣赏。质地和重量是重要元素,冲泡后的茶汤呈现出鲜艳的绿色泡沫色泽,与碗的釉色形成了美丽的对比。茶具包括茶勺、花瓶、茶叶罐、水壶和漆盘,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收藏品。然而,即使看到著名茶道大师使用过的器具,您也常常难以理解它们的价值。
茶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审美意识,即在简单和不完美中发现价值。茶道作为一种文化消遣,在现代日本再次受到欢迎。许多人学习和实践的这种文化也在向世界宣传日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难怪日本被视为陶瓷主要生产国之一。青森县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窑址。众所周知,千利休丰富的审美意识诞生于大阪,并最终传遍全国,发展成为至今仍延续的精致形式。 (陶器大约在 14,000 年前就已经出现,纸质容器的制作时间是公元前 4 世纪。然而,瓷器直到 17 世纪才开始被制作出来。)
奈良美智的作品是日本最著名的当代艺术作品之一。
日本的许多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做出雄心勃勃的努力。博物馆展出的藏品质量很高,其建筑设计新颖,配备了先进的设施。获得最高评级的博物馆拥有漂亮的室内设计和精心设计的灯光,增强了展品的美感。因此,日本展出的艺术收藏品整体水平极高且种类繁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
东京国立博物馆于1872年(明治5年)开馆,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该博物馆收藏了约 116,000 件文化财产,其中包括 88 件国宝和 634 件重要文化财产。在综合文化展览会上,有3000件展品随时展出。您可以在其网站上查看该建筑物的拥堵状况。
位于皇居附近,这是日本第一家国立美术馆。该博物馆拥有约 13,000 件现代和当代艺术作品,包括横山大观和岸田龙星等艺术家的重要文化财产,并根据当时的主题和方法每期展出约 200 件作品。可以一口气追溯从19世纪末至今的日本艺术史。
京都国立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保存和研究平安时代至江户时代与京都相关的文化遗产的国家博物馆。该博物馆收藏了约14,600件来自日本和东亚的艺术和文化资产,并按照考古、陶瓷、雕塑、绘画、书法、染织、漆器和金属制品等领域的不同主题进行展出。
奈良国立博物馆因秋季举办的正仓院展览而闻名,但常设展览的亮点是收藏了从飞鸟时代到镰仓时代的精美佛像。其他亮点包括奈良佛像馆,它是日本博物馆中佛像展示最全面的馆,青铜艺术画廊收藏了中国古代青铜器,西翼则展示了绘画、书法、工艺品和考古文物的杰作,展品每月更换。
九州国立博物馆的外观呈柔和的曲线,与周围的群山融为一体。每层楼由各种设施组成,包括展览室、大厅、咖啡馆、商店、实验室和存储设施。此外,建筑建造前的大部分自然环境都得到了保留,让游客可以欣赏到四季的不同风貌。
这是国家文化遗产机构管辖的博物馆设施。 1989年(平成1年)6月,昭和天皇去世后,该博物馆在皇居东御苑内建成三之丸尚藏馆,隶属于宫内厅,作为保存、研究和公开展示由昭和天皇明仁和香淳皇后捐赠并成为国库财产的美术作品的设施。于1993年(平成5年)11月3日开业。自开馆以来,通过皇室的捐赠不断增加藏品,目前藏品数量已达 9,800 件。
一家专门经营现代和当代工艺和设计的博物馆,最近搬迁到石川县金泽市中心。博物馆共收藏约4000件藏品,涉及陶瓷、玻璃、漆器、木工、竹制品、染织、人偶、金属制品、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该建筑是从原陆军设施搬迁复原的明治末期西式建筑,是国家注册的有形文化财产,传达着近代历史。
该馆在纵观日本近代美术史的同时,注重展示京都、关西及西日本的美术,积极收集和展示京都美术界的日本画、西洋画。它还收藏了大量川井宽次郎的陶瓷、染色和编织纺织品以及其他工艺品。现在的建筑(新馆)由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师槙文彦设计,于1986年(昭和61年)竣工。它的设计比邻近的平安神宫的大鸟居要低。
这座艺术博物馆位于东京台东区的上野公园内,专门收藏西方艺术。由独立行政机构国立国际美术馆运营。主楼作为“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对现代运动的杰出贡献”的一部分被登录为世界遗产。该博物馆于1959年(昭和34年)创建并开放,是日本唯一一座专门收藏西方艺术的国立美术馆。该收藏的基础是松方收藏,该收藏以实业家松方小次郎于20世纪初在欧洲收藏的包括印象派作品在内的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为中心。
该美术馆位于大阪市北区中之岛,隶属于独立行政机构国立国际美术馆管辖。馆藏主要为二战后国内外当代艺术作品,但博物馆也举办当代艺术以外的艺术特别展览。成立于1977年(昭和52年)。它最初位于大阪府吹田市万博纪念公园,但于 2004 年迁至现址。该博物馆拥有日本最大的收藏规模之一,约有 8,000 件来自日本和海外的当代艺术品,主要来自 1945 年以后。博物馆的藏品展览每年根据有吸引力的主题更换数次,介绍在当代艺术讨论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家和作品。
东京国立新美术馆是日本最大的美术馆之一,展览面积达 14,000 平方米,与典型的美术馆不同,它没有收藏艺术品,因此没有永久展品。相反,博物馆定期举办自己的特别展览,以及由各种组织组织的展览,轮流展示各种艺术品。